close

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任至昨天剛好滿兩個月,從長達20年的彭總裁時代過度到僅兩個月的楊總裁新局,不僅立委們不太適應,楊金龍新手上路也還在「立院學習期」,應對進退立委答詢時,如何清楚但不失分寸,楊總裁恐怕要加快速度、縮短學習曲線,才能盡快拿到學分。

立法院財委會昨天邀楊金龍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「銀行銷售TRF業務檢討」專題報告,立委賴士葆問楊金龍央行6月是否會升息?楊金龍表外勞仲介示,每個國家情況不大一樣,「近期應該是不會」。後來賴士葆追問,下一次央行理監事會議在6月,是不是6月也不會升息?楊金龍表示,目前通膨狀況還好,跟3月沒有多大改變。

央行總裁打個小噴嚏,往往會讓整個金融市場重感冒,這情況自古至今,國內外皆然,也因此前央行總裁謝森中有句名言:「央行總裁沒有說真話的權力」,彭淮南在20年央行總裁任內也奉行這個準則、惜字如金,要想從彭淮南口中套出央行貨幣政策動向,簡直是「不可能的任務」。

楊金龍或許是太老實,也可能是對立委的緊迫盯人還不知如何閃躲,才會先是在3月立院處女秀時針對國民黨立委盧秀燕詢問央行是否力守台幣匯率29?30元價位明確回應「不會」,昨天又回答賴士葆對央行升息的追問說「近期應該是不會」。

台灣這座小島,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,或渡海前來開墾,或因戰爭來到此地。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,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。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,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,能彼此理解,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?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、進入工地或工廠,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;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,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。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,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,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、到鄰近國家當「台幹」的青年,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,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。

央行總裁之所以沒有說太多話的空間,在於楊金龍回答立外勞仲介委的若是實話,等於是自洩央行底牌,給投機套利者炒作空間;要是央行之後貨幣政策有所改變,則又變成楊金龍失信,有損央行總裁發言的公信力,對金融穩定同樣不是好事。

就像昨天立委費鴻泰在財委會說:「主席請幫我請央行總裁」時,曾銘宗第一反應是「我們請彭總裁」,立法院和金融市場乃至楊金龍自己,都要習慣楊總裁當家、沒有彭總裁的日子。

央行總裁發言應如金庸筆下「武林至尊,寶刀屠龍,號令天下,莫敢不從」,如何拿捏分寸,讓發言內容一言九鼎又可以震懾金融市場,誠如昨天費鴻泰所言:「我們期許楊總裁跟彭總裁一樣好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atesvadqbjj 的頭像
    yatesvadqbjj

    yatesvadqbjj的部落格

    yatesvadqb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